close

台灣社會老年化,銀髮族一旦面臨瓣膜性心臟病往往陷入左右為難困境,一方面無法單純以藥物治療,但如果要開心手術,又得面對手術及麻醉的高風險。所幸拜科技進步,近年已可經由周邊導管方式植入壓縮的組織瓣膜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避免傳統開心手術的大傷口,術後恢復較快,約1周能出院返家。

三軍總醫院去年就建構完成新一代混成手術室(Hybrid OR),裝設亞洲第一台最新一代的高解析度多軸式機械手臂攝影系統,並引進國外最新一代的經導管植入式瓣膜。

82歲的陳伯伯就受惠新手術,原來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他,曾經中風,今年初行動力開始變差,走路、牙周病爬樓梯會胸悶且喘,雙腳還出現水腫,起初只以為是年紀大體力變差,直到數次幾近昏厥,檢查證實為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導致心臟衰竭及腦部循環不足等症狀。

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柯宏彥表示,正因為考量傳統開心手術的風險較高,陳伯伯最後決定接受微創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治療,僅有鼠蹊部不到1公分的傷口,手術後恢復良好,1周出院,所有不適症狀都已改善。

看診時,我常聽病人抱怨:「最近火氣大,整排牙齒浮浮的,咬東西沒力量…」等,諸如此類的主訴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絕大多數的患者可能是罹患了牙周病。那牙周病又是什麼樣的疾病呢?簡單來說,就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牙周組織包括了牙齦、牙周韌帶及齒槽骨。若口腔衛生習慣不好,導致牙菌斑、牙結石堆積在牙齦溝處,此時就會引起牙齦開始發炎,若不及早接受治療,就會進一步破壞牙周韌帶,齒槽骨,因此病情若過於嚴重,即使牙齒本身沒有蛀牙,仍然面臨拔掉的命運。“預防勝於治療”想必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詞了,因此口腔的保健與預防才是維持牙齒美觀及功能牙週治療的重要課題。

柯宏彥指出,主動脈瓣膜是心臟幫浦的門戶,一旦因為退化或風濕等原因造成瓣膜出口狹窄,不但心臟無法輸出足夠血液供應全身器官,還會造成心臟太過費牙週治療力而衰竭,初期可能有心絞痛、頭牙齦美容暈、暈厥等症狀;後期心臟衰竭更會出現喘及水腫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柯宏彥強調,這時若不加以介入、治療,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2年,而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瓣膜置換手術。

柯宏彥提醒,傳統開胸主動脈瓣置換手術行之有年,是相當成熟有效的手術,不過對年紀大又併發眾多慢性病的銀髮族而言,手術及麻醉風險相對高,而微創技術可避免傳統開胸手術的大傷口、體外循環心臟暫停以及長時間的全身麻醉,所以術後可恢復較快,重返正常生活,成為治療另一項選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rasiehakhema 的頭像
    frasiehakhema

    frasiehakhema的部落格

    frasiehakhe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